从来也没见到哪个纪录片会像《舌尖上的中国》这样,一经播出,就成为一个话题,超出了同期的任何热门电视剧。它让世人看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人评价说,这是一个充满阳光与感动,由淳朴、温情、唯美、感动、诱人、人文关怀、奶奶的眼泪、妈妈的手、故乡的回忆写成的。
在这个爆红的纪录片中,獐子岛成为那些贪吃海鲜的人议论的话题。“舌尖上的獐子岛”唤醒了人们对海鲜的向往,对大海的味道的回忆。
《舌尖上的中国》中最后一集《我们的田野》,镜头从贵州的大山里一下子转到了大连的海洋里。第一天入水的潜水员在师傅的引导下来到了海底,潜水新兵用一句地道的獐子岛话说:水底下褐乎乎的,有些吓人。
但是,常年在海底繁衍生息的海鲜家族让潜水员很快忘却了害怕。看,那是海参,壮壮的,肥肥的,慵懒地摆动着触角,潜水员轻轻着力,这个可爱的家伙就被收入囊中。鲍鱼可不那么好逮,它躲在石缝里,触角紧紧地抓着石头,需要“一下子给铲下来,不能来第二下子”,因为,如果一下子没能铲下来,第二下就更不能了。原以为海底会是风平浪静,而獐子岛不同,即使海底也同样是惊涛骇浪,而鲍鱼却能在礁石上快速地行走,在风浪中宛若攀岩高手。
那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只要少数人到过那个世界里,把那里的海鲜带到我们的舌尖上。
獐子岛岸边烤炉上滋滋冒气的扇贝、海螺,看着那白色的汤汁一点一点从贝壳里面的肉体里渗出来,看官们不由得咂巴咂巴嘴,咽下些口水。
尼克松舌尖上的獐子岛
1972年2月,这些让人欲罢不能的家伙曾经被空运到中南海,到达过国宾们的舌尖,满足尼克松总统的味蕾需要。
很多记者去獐子岛采访过当年的潜水员王天勇,是他冒着严寒扎到冰冷的海水中去寻找那些正在猫冬的鲍鱼。那是1971年的深冬,獐子岛公社接到了上级指令,采捕当地海里的鲍鱼火速运到北京。
之所以到獐子岛调鲍鱼进京,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促使这次尼克松访华的重要人物基辛格前期来到中国,在国宴上,基辛格几乎没有进食,这让周恩来总理十分着急,是我们的饭菜不够可口?中国可是美食大国,就这样,周恩来总理再次考证了中国大江南北的美食,在招待尼克松的菜谱中加进了獐子岛鲍鱼。
獐子岛今天的鲍鱼品牌“獐子岛1972”就是这么由来的。
中国是个好客的国家,獐子岛人骨子里的豪爽与热情与这个国家的性格一脉相承。1972年,獐子岛人把海底能找到的鲍鱼都捕了上来,足有一吨重。尼克松总统的访华之旅对新中国来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开启了中美邦交正常化的大门。在随后的庆功会上,王天勇被称为英雄,他借了这一地鲍鱼的光。
城市名片里的獐子岛
如今,在大连,如果送给客人一点海鲜珍品,不拿出獐子岛海洋牧场里的真货,真有些面子无光。
大连是一个尤其爱讲面子的城市,曾经的名片如服装节、足球等随着时间的老去,一个个风化了。这些年,在不断激烈的城市竞争中,有的变量改变了,有的变量消失了,有的变量诞生了,但是,獐子岛这个海洋牧场的变量却一直在那里,不曾褪色,不曾式微,这个变量的强大作用力甚至正在改变着城市的经济发展曲线。
今年两会上,政协一号提案不是把海洋经济上升为城市战略了吗?
中国的水产业满足了国人一半的蛋白质需求,这是个了不起的比例。
中国的海鲜看大连,大连海鲜看獐子岛。之所以把獐子岛放在了《我们的田野》里,是因为这里已经建成的海洋牧场,《舌尖》把海底当成了田野。海底的庄稼向我们发出了美味的诱惑。
纪录片播出的那一夜,5月22日,多少大连人打开了冰箱,搜寻那里仅存的冻虾或扇贝,迫不及待地翻出来下锅炸了,或炒了。还有很多远在外地的大连人当晚给家里打电话,让妈妈晒些咸鱼寄来,越快越好。人的味蕾对美味的想念往往掺杂着太多复杂的心理因素,满足的仅仅是舌尖的需要吗?
《舌尖上的中国》持续发酵,各地的记者按图索骥,寻找镜头里捕捉过的当地美食,大连也不例外。《舌尖上的大连》在微博上征集正火,人们搜索的远远不止那让人馋得直流口水的葱烧海参或碳烤海螺,还有抹不去的温暖与记忆。
舌尖上的獐子岛,它是奶奶的眼泪,妈妈的手,父亲的肩膀,还有故乡的回忆……
上图里是獐子岛海参背面五排刺,下图是黄海海胆、扇贝、鲍鱼、海螺、、、还有渤海对虾、黄海的赤甲红螃蟹、还有海蛎子(大连人俗称,派生出海蛎子味的方言。大连相声演员陈寒柏说起大连话一口海蛎子味)应为大连八鲜。
另外:海红、深海飞蟹,赤贝(毛蚬子)、蛏子、虾爬子、各种蚬子、黄鱼、黑鱼、偏口鱼、鸦片鱼、渤海刀鱼、鲅鱼、老板鱼,,,好多好多,黄渤海为大连人奉献了好多水产品。
——舌尖上的大连獐子岛,獐子岛旅游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