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长海县獐子岛镇一直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作为重要工作,咬住不松,抓住不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一、领导重视,起步早
獐子岛镇陆地面积14.9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991.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7.7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大海小镇”。海岛陆地面积少,人口密度高,生态承载压力较大。面对资源可贵、不可再造(生)的现实,几(历)届党委和政府始终坚持发展经济绝(决)不能以牺牲海岛的自然环境和特有资源(为代价)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近几年,獐子岛镇领导从生态的大目标出发,秉承生态链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生态链也是精神文明链条的发展理念,把建设生态岛的理念融入总体发展规划之中,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獐子岛镇先后修编和制定了《獐子岛镇总体规划》、《獐子岛镇生态规划》、《獐子岛镇整体城市设计项目》等九大规划,每个规划中都对生态、环境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如在《镇规民约》的六个章节中涉及生态文明建的就有两个章节,共15条具体内容。
二、高端选项,讲生态
镇党委政府立足“耕海万顷,养海万年”思路,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放在可持续发展之首,融入各项工作之首,不论在经济、社会、民生方面,不论在选择项目还是在实施工作中,都把生态文明作为重要的条件。在冬季居民供暖上,引进海水地能热泵技术,实现了集中供暖无烟筒的夙愿,该项目的使用,每年可节约标准煤9200吨,减排co22.35万吨,减少颗粒物排放400吨,减少排烟量1.25亿标m3,使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国家一类标准。在污水处理上,引进了“土壤渗透法”进行污水处理,建起日处理污水量500吨污水处理厂,对全镇百姓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排放。在节约土地资源上,大力推行殡葬改革,建成了4700平方米的殡仪馆和1万平方米的公墓,实现火葬的殡葬方式,有效解决了死人乱埋乱葬,乱占土地的现象。在垃圾处理上,从2011年开始实施垃圾外运工程,购置垃圾运输车2台、垃圾压缩站4台(座)、垃圾收集和清洁车辆12台,地埋式垃圾箱100个,实现封闭运输、封闭压缩处理,封闭转运至县中心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在养殖方法上,积极实施立体化健康养殖新模式,大力推行海域轮耕的作业新方式,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獐子岛集团公司的虾夷扇贝成为中国第一个碳标识认证食品,公司成为“天然碳汇企业”,代表中国贝类企业接受新西兰食品安检,顺利通过HACCP、BRC、有机食品和GAP等所有认证审核,评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领军者”典范企业。在节能减排上,启动并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每年具有国际资质的摩迪公司对獐子岛进行评审认证,对不合格的企业要求限期整改并进行复审。
三、注重教育,求实效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但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强化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生态文明,高度重视生态文明,自觉参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镇党委政府加强了宣传教育工作。一是通过《海岛大课堂》、《道德讲堂》等载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宣传和教育。二是邀请ISO14001 环境认证专家多次来岛进行培训授课,为岛内干部群众讲解垃圾分类、危险废弃物处理等生态环保知识。三是在镇广播电视站开设《生态大家谈》专栏,宣传生态文明知识、镇党委政府有关规定,开展“文明和不文明图片展”活动,对讲生态、爱环境的好人好事通过图片宣传表扬,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和事曝光、批评。四是利用公共场所的宣传阵地,大力宣传讲生态、爱环境的公益广告、标语口号。通过有力的宣传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生态文明的意识明显增强了,参入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普遍提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日益显现了。如镇某一修造船厂,多年来一直是采用传统的打砂方式作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镇党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给该企业资金补贴40万元,引进了先进打砂设备,有效解决了打砂污染问题。在《镇规民约》中,明文规定岛内一律不准饲养家禽家畜,到目前为止,全岛近5000户家庭中仅有一户饲养家禽,这一户的工作正在进行中。在2010年开展的危险废弃物回收处理活动中,共收集了废弃电池277公斤、废旧荧光灯管98根、硒鼓墨盒19根、废硫酸50升、油漆桶100个。这一批次的危险废弃物在严格密封储存的情况下转移至大连东泰废弃物处理公司,为我镇首次危险废弃物回收转移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如今的獐子岛镇始终保持海水一类水质、大气一类标准、绿化覆盖率达82%,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推进,人的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实现了经济、环境、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不仅荣获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荣誉称号,而且还连续两届获得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